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时时彩直选后三绝技 > 新闻动态 > 硬扛数万发炮弹,疯狂收割美军人头,牺牲时他为何让38军牵挂50年

硬扛数万发炮弹,疯狂收割美军人头,牺牲时他为何让38军牵挂50年

发布日期:2025-04-15 02:52    点击次数:187

1951年的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是志愿军入朝以来的鲜有败仗之一,在这场投入28万人的大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采取“西顶东放”的策略,在东线的横城一带歼灭了大量南朝鲜军,东线战役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然而,西线的汉江南岸阻击战和中部的砥平里之战却打得异乎惨烈。

战争甫一开始,“联合国军”总司令官李奇微针对志愿军给养严重不足的特点,制定了“霹雳行动”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汉江南岸,妄图一举跨过汉江攻入汉城,借此以扭转“联合国军”长期以来的颓败局面。

为此,李奇微在西线投入了美军第1军、第9军,共计6个师、3个旅的兵力,同时拿出113辆坦克、68架飞机、20门火炮等重火力向汉江南岸气势汹汹地杀奔而来。

副司令员韩先楚要求志愿军第50军和第38军第112师不惜一切代价死守汉江南岸使敌不得突破防线跨过汉江,从而给邓华部的东线战役争取足够的时间。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计划是西线韩先楚部先顶住敌人的疯狂进攻,吸引住美军的火力,东线的邓华部则迅速歼灭南朝鲜军,然后再择机寻找战机消灭来犯之敌。

展开剩余85%

然而,战场形势变幻莫测,第四次战役打响后不久,邓华指挥的东线部队将南朝鲜第八师阻击在横城西北,南朝鲜第三师、第五师被阻击于横城东北;美军第二师二十三团和法国营被阻于砥平里。

此时,战场上的横城、砥平里之敌被切割分散,美军和南朝鲜军的侧翼全部暴露。先打横城还是先打砥平里就成了志愿军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对于这个关于第四次战役胜败的关键性问题,韩先楚与邓华持有截然不同的意见。

韩先楚认为,志愿军应先打砥平里,理由是砥平里位于朝鲜半岛“肚脐眼”位置上,其西连汉江南岸的水原地区,东接东线的横城、原州一带,打下砥平里美军的西线部队和南朝鲜军的东线侧翼全部暴露,且打下砥平里可以将东、西两线的敌人实现战略分割,迫使“联合国军”全线向南溃退。相反,先打横城虽然很有把握干掉南朝鲜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但会引起敌人的警觉留给李奇微足够布防砥平里的时间,届时砥平里就非常难以攻克了。

而邓华却认为,志愿军在给养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打下横城歼灭大量的南朝鲜军可以获取军需的补充,暂时缓解志愿军的给养之困,如果先打砥平里,东西线敌军往后收缩,志愿军又追赶不上,且还是个击溃战,实在得不偿失。

面对两大爱将的激烈争执,向来以果决著称的彭德怀却罕见地犹豫了起来,犹豫再三后,彭德怀决定先打东线的横城,西线的韩先楚部负责严防死守拖住敌人,为东线的邓华部争取到足够的作战时间。彭德怀敲定作战方案后内心依旧七上八下,于是,他将预设的作战方案致电中央军委,希望由军委高层来最终定夺,很快,中央军委回电“布置甚好!”,一场决定志愿军第四次战役成败与否的大战计划就此尘埃落定。

此时有着“百战名将”称号的西线指挥官韩先楚独自一人坐在汉城北山指挥所里拼命地吸烟,因为他已经预见到了接下来战局的溃败,无力改变高层战略决策的他只得眼睁睁看着志愿军在战败的道路上犹如脱缰的野马疯狂地暴走。

可韩先楚也无法用消极的态度来抵触上级的安排,毕竟,西线汉江南岸能否守得住,不仅关乎着前线广大志愿军将士们的性命,更牵扯到后方汉城的安危,再者,东线战役歼灭战的顺利实施,更是与汉江南岸阻击战的成败休戚相关。

而此时的美军又几乎将所有重火力全部砸到了汉江南岸上来,韩先楚部所驻守的前沿阵地与汉江不过二十多公里的纵深,想在运动战中防御美军,纵深又远远不够,放弃“运动防御战”而不得不采取死守一地的办法无异于拿着即将山穷水尽的给养军需与敌人拼消耗。

对于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名将韩先楚,他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呢?但为了顾全大局实在是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唯一只能靠着必死的胆气和决心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决死一战了。第四次战役中的汉江阻击战就在这种背景下开打了。

汉江阻击战起初是由志愿军第38军、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汉江南岸的水原至骊州一线联合阻击敌人的战斗,我志愿军冒着铺天盖地的火力死守阵地,其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上甘岭战役,对于这场战斗中美军凶猛火力的撕咬惨况,《决战朝鲜》如是写道:

在漫天钢风铁雨中,他们在硝烟与烈火中坚守修理山主阵地整整七天,把美军第二十五师打得头破血流,再一次杀垮土耳其旅......打到后来,美军对志愿军士兵的生命力甚至不敢相信。他们实在不明白汽油弹烧过、炮弹犁过的阵地上早已空无活物,志愿军却还在拼命抵抗,这简直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美军看到了志愿军缔造的奇迹,但他们却没有看到志愿军创造奇迹时的惨烈和悲壮。尤其是当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奉命先行撤回至汉江北岸后,独守阵地的第38军更是上演了一幕幕气壮山河、惊泣鬼神的惨烈战斗。

由于第38军的阵地位于东西线的结合部,为了保障东线邓华集团的反击,他们必须在汉江南岸背水作战,死死顶住西线敌军主力的进攻,美军将所有的火力日夜不停倾泻到第38军阵地上,炮火犁松了高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防御阵地的山头普遍被削低了一米,炮轰过后,成群的坦克,无数的敌军开始发起冲锋,李奇微的“火海战术”几乎都快让整个高地从地球上消失,38军不少阵地上死得一个人都没剩下。

然而,即便是遭到美军如此重火力的凶猛打击,第38军全体上下没有一个人脱离阵地,很多志愿军战士都英勇地牺牲在了高地上,甚至就连志愿军的营长和教导员这样的核心骨干主官也亲自端起枪炮进驻前线与美军血拼。

在38军最优秀的“钢铁营长”曹玉海和教导员方新坚守的350.3高地上,曹玉海和方新连续不眠不休七昼夜击退了美军上百次进攻。每天,曹玉海的阵地要硬扛数万发美军打来的炮弹,几百枚炸弹,在“钢铁营长”的阵地前,曹玉海以大无畏的勇气疯狂收割了美军一地的人头,美军不知仍下了多少死尸。

更为悲壮的是,战至最后,曹玉海所在的营只剩下区区三十多人,在最后的诀别时刻,曹玉海在电话中对团长孙洪道说:

“团长,敌人包围了我的营部!我跟你要永别了,团长!”

“曹玉海,实在不行就下来,天黑反击,你小子不要蛮干!”孙洪道急得跌足大叫,他宁可丢掉阵地,也不能丢掉这样百里挑一的好营长。

“来不及了。再见啦!我的好团长!”

曹玉海扔下电话机与敌人血战,两颗子弹迎面击中他的头部和胸部,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强睁着眼睛对班长徐金说了最后一句话:“一定要守住阵地,有机会告诉俺嫂子,我没有给她丢脸!”

言毕壮烈殉国,年仅二十八岁。

曹玉海牺牲后,他最后战斗时所在的三连被记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的光荣称号,而他生前所在的一营则被授予了“抗美援朝英雄营”,斯人已去,荣誉长存,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在天之灵的英雄宽慰的了。

然而,唯有一桩事却是极重战友情谊的38军老战友们放心不下,这件事情是牺牲时的战斗英雄曹玉海的临终遗言:“

告诉俺嫂子,我没有给她丢脸!

”,仅此一个遗言让38军痴痴念念牵挂了50年,想到曹玉海牺牲时的悲壮情形,38军老战士们潸然泪目、老泪横流。

为了实现曹玉海的心愿,38军也锲而不舍地追踪了数十年,终于在50年后,在山东莒南县找到了曹玉海的嫂子王月花,偿了“钢铁营长”的心愿。

此时的王月花已经是84岁的高龄老人了,这位老人这才第一次知道,自己数十年魂牵梦萦的小叔子居然是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是和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齐名的英雄人物!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